医学检验系
English >> 学校主页
 首页  部门概况  组织机构  ISO15189  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  学科建设  党团工作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学术交流  下载中心 
课程建设
 课程介绍 
 教学大纲 
 教学课件 
教学大纲
您的位置: 首页>课程建设>教学大纲>正文
《临床输血学检验》理论教学大纲
2014-06-23 00:00   医学检验系 审核人:

(供本科医学检验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使用)

 

   

输血医学是医学领域中由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病毒学、低温生物学、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交叉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围绕将献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进行研究、开发、应用,从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的医学科学。主要通过血型系统、血型检测、血液成分的制备与保存、临床输血、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相关传染病、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献血和输血质量管理以及临床输血实验室质量控制等基础理论、实验方法和临床应用三者紧密结合,以快速和准确的做出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以及疑难交叉配血,对正确、合理使用——血液及血液成份、提高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质量,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提高治疗效果,以及输血造成的可能损害、风险等进行了全面阐述,为检验系学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指导。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2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2.51,即讲课30学时,实验12学时。

  教材:《临床输血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胡丽华,3版,2012年。

  正文

   

  教学目的

     熟悉输血医学的发展史以及输血医学的主要领域和发展趋势,认识临床输注成份血的安全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要求

(一)熟悉输血医学定义。

(二)熟悉输血史的主要发展阶段以及输血医学的主要领域及发展趋势。

三、教学内容

(一)输血医学定义和发展史。

(二)输血医学的主要领域及发展趋势。

   1  安全输血

   2  临床输血规范化管理

   3  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

   4  无偿献血

   5  输血新技术的应用

   6  循证输血医学

   7  血液预警系统

   8  输血的信息化管理

第一章    红细胞血型系统

  教学目的

 以红细胞血型免疫学为基础,学习血型系统基本理论,对各实验检查方法,干扰因素及处理办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ABO血型系统各型的抗原、抗体特点及抗体的分类,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及类型。

(二)掌握ABO血型的分型原则,ABO血型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

(三)熟悉ABO血型的遗传和ABO亚型。

(四)掌握Rh血型抗原抗体的特点,Rh血型抗原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五)熟悉Rh血型系统的遗传和命名,D抗原的变异。

(六)熟悉引起多凝集红细胞的因素及特点。

(七)了解其他血型系统。

三、教学内容

(一)抗原、抗体的概念,血型抗原、抗体的基本特性、分类临床意义

(二)红细胞抗原抗体反应主要类型,反应特点、影响凝集反应的因素

(三)ABO血型基因及遗传,ABO血型分型原则H基因、AB基因作用;ABO血型系统抗体特点及临床意义。

(四)ABO血型有亚型

(五)Rh血型基因及名命,Rh抗原、抗体的发生及抗原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Rh血型D变异型和D变异型特点,D变异的临床意义

(六)熟悉多凝集红细胞。

(七)了解其他血型系统。

第二章    红细胞血型检测

  教学目的

     输血前,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对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液进行准确的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才能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

  教学要求

(一)掌握ABO血型鉴定方法及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分析处理;熟悉ABO正反定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掌握Rh定型,熟悉Rh定型常见问题;掌握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与鉴定及其影响因素。

(二)掌握交叉配血试验及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

(三)掌握吸收放散试验的原理、技术及适用范围。熟悉凝集抑制试验原理,了解红细胞血型分子生物学检测。

  教学内容

(一)受血者标本处理:标本采集、接收和标本要求

(二)受血者和供血者ABO正反定型和Rh定型及常见问题,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及鉴定以及影响因素交叉配血试验内容和要求以及影响因素

(三)盐水介质试验、酶处理试验、抗球蛋白试验聚凝胺介质试验微柱凝胶试验技术的原理基本方法影响因素结果判读适用范围以及注意事项

(四)吸收放散试验原理冷抗体吸收试验、温抗体吸收试验技术及适用范围临床意义和注意事项放散试验原理、热放散技术、冻融放散技术及适用范围临床意义和注意事项

(五)凝集抑制试验基本原理、ABH血型物质的检测及应用。

第三章  白细胞抗原系统

  教学目的

认识人类白细胞抗原与移植医学、法医学、输血医学之间的关系以及HAN及其相应抗体可引起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及多种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输血相关性同种免疫粒细胞减少症临床意义。

  教学要求

(一)掌握HLA系统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粒细胞抗体引起的几种输血不良反应。

(二)熟悉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复合体以及HLA在医学上的应用。

(三)了解HLA复合体遗传、命名。

  教学内容

(一)HLA概述:组织相容性抗原

(二)HLA结构、分类、命名、遗传特点、连锁不平衡HLA在医学上的应用、HLA系统在输血医学的应用。

(三)粒细胞特异性抗原、命名、生化特性、粒细胞抗体及引起的疾病输血不良反应

第四章  白细胞抗原检测

  教学目的

     认识粒细胞抗原或抗体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对HNA-1HNA-2HNA-3HNA-4HNA-5系统在输血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要求

了解HLA血清学检测、HLA细胞学检测、HLA分子生物学检测、粒细胞抗原抗体检测。

  教学内容

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及影响因素、补体依赖的淋巴细胞毒试验

第五章  血小板血型系统

  教学目的

     学习血小板血型系统,对临床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的理解和相关疾病的处理以及输血治疗有重要意义。

  教学要求

(一)熟悉血小板血型抗原、血小板输注无效和输注后紫癜、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二)了解血小板特异抗原

  教学内容

(一)血小板血型抗原:相关抗原特异性抗原

(二)血小板血型的临床意义: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上升数、血小板回收率血小板输注原则、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第六章  血小板血型检测技术

  教学目的

     学习血小板血型以及抗原抗体的检测,可以提高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教学要求

     了解血小板血型抗原抗体的检测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技术。

  教学内容

      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微柱凝胶血小板定型试验。

第七章  临床输血治疗技术

  教学目的

     学习临床输血治疗技术,以预防因供者白细胞可能引起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同种免疫、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降低同种异体输血所致的各种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学习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术与置换术,在临床上为特定患者消除病理损害,避免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风险,为患者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赢得宝贵时间。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白细胞去除概念、临床意义,熟悉白细胞去除的技术原理和临床应用以及注意事项。

(二)掌握输血相关移植树物抗宿主病概念,熟悉血液辐照原理、临床意义和临床应用。

(三)掌握血浆病毒灭活的概念,熟悉血浆病毒灭活的临床意义和临床应用,了解血浆病毒灭活的原理。

(四)掌握治疗性红细胞去除术治疗性白细胞去除术、冶疗性血浆置换术、治疗性红细胞置换术概念以及临床意义与应用,了解治疗性红细胞去除术治疗性白细胞去除术、冶疗性血浆置换术、治疗性红细胞置换术的的原理;了解细胞治疗。

三、教学内容

(一)白细胞去除技术:概念、原理、临床意义及应用注意事项

(二)血液辐照技术: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概念血液辐照技术原理血液辐照临床意义及应用注意事项

(三)血液病毒灭活技术:血液病毒灭活概念、原理、临床意义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四)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术:治疗性红细胞去除术的概念、原理、临床意义及应用治疗性白细胞、血小板去除术的概念原理、临床意义及应用

(五)治疗性血液成分置换术:治疗性血浆置换术、红细胞置换术概念,原理、治疗性血浆置换术、红细胞置换术临床意义及临床应用红细胞置换术注意事项

(六)细胞治疗:概念、干细胞治疗、杀伤细胞治疗、树突状细胞治疗。

第八章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

  教学目的

 学习全血的采集、保存及运输,以及通过物理方式将全血分成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冷沉淀、血浆等成分的制备和保存方法,为临床提供各种有用的治疗成份,对临床辅助治疗提供选择。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ACD保存液、CPDCPDA-1保存液成份及优缺点;

(二)掌握全血的采集、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冷沉淀、血浆的制备、保存、运输及应用;

(三)熟悉血液成份的相对密度;

三、教学内容

以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为基础,讲述ACD保存液、CPDCPDA-1保存液在全血的采集、保存、运输优缺点,以及各种对临床有治疗作用的血液成份——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冷沉淀、血浆等的制备与保存。

第九章  临床输血                 

  教学目的

     学习全血及各种成分血在临床上输注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用量与输注速度,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成分血或指导其用血。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全血与各种成分血输注的适应证、禁忌证,用量与输注速度,熟悉注意事项。

(二)掌握大量输血的概念,熟悉大量输血原则;

(三)掌握新生儿、儿童、老年人输注成分血的适应证、禁忌证、输血原则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输血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

    全血及各种成分血在临床输注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与用量、输注速度、注意事项,特殊用血:大量输血、新生儿、儿童、老年人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输注适应证和输注原则。血浆蛋白制品的输注(自学),肝移植患者输血(自学).

第十章  自身输血

  教学目的

   学习贮存式、稀释式、回收式自身输血操作规程、不良反应、适应证、禁忌证、临床应用等,对临床自身输相适应的患者或某些稀有血型患者、交叉配血试验不合患者等采取相应的自身输血,可以避免因输注同种异体血液或血液成分而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性,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节约血源,具有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二、教学要求

(一)熟悉自身输血的发展史,掌握自身输血的优点、自身输血分类及概念。

(二)掌握贮存式自身输血、释式自身输血的适应证、禁忌证;熟悉采血剂量与方案、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熟悉释式自身输血生理变化、不良反应,熟悉回收式自身输血适应证、禁忌证,了解血液回收种类、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熟悉血液保护新技术。

三、教学内容

(一)自身输血发展史,自身输血优点、分类

(二)贮存式自身输血适应证、禁忌证、采血前准备采血剂量与采血方案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三)稀释式自身输血生理变化、适应证、禁忌证、准备与实施、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四)回收式自身输血适应证、禁忌证、准备与实施、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五)自身输血的临床应用血液保护新技术

第十一章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教学目的

学习红细胞血型免疫系统,即ABO系统及RH系统所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机制,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诊断及换血、输血原则以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与辅助检查、诊断等。

  教学要求

(一)掌握ABORH血型引起新生儿溶血的机制以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二)掌握ABORH血型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测内容;

(三)熟悉新生儿溶血病人的换血、输血原则;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四)了解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预防及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措施。

三、教学内容

(一)从ABO血型系统及RH血型系统,讲述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症状。并通过产前检查及产后新生儿血清检查来预测及诊断新生儿溶血病,介绍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三项试验”以及该病的预防和治疗,从输血学的角度介绍如何配合临床救治病儿的特殊方法、换血、输血的原则。

(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概念、疾病分类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措施。

第十二章  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传播疾病

  教学目的

认识输血反应发生的类型、机制,了解输血反应的预防、诊断及治疗,保证输血安全。认识输血相关传染病的病原体及种类,加强输血相关疾病的诊断、预防和减少输血传染病。

  教学要求

(一)掌握输血反应的类型及危害;

(二)掌握预防输血反应发生的技能及方法;

(三)掌握输血反应的处理措施,为临床快速作出诊断;

(四)掌握输血传染病的类型;

(五)掌握输血传染病的危害:病人、自己;

(六)熟悉输血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七)了解输血反应的治疗;了解输血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

三、教学内容

(一)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以免疫性及非免疫性两大类不良反应为基础,讲述溶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细菌污染反应、输血后紫癜、肺水肿、酸中毒等,以及各反应的病因、临床特点、处理措施、诊断方法、预防手段。

(二)讲述输血传染病中危害最严重的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认识输血传染病的危害性,加强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染病的发生。

第十三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

  教学目的

     学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类,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与保存,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注血液成分的要求。

  教学要求

(一)掌握造血干细胞移植概念、分类以及来源。

(二)掌握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保存。

(三)掌握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输血以及ABO不相合移植后的输血原则。

(四)熟悉骨髓干细胞采集、处理与保存。

(五)了解脐带血干细胞采集与处理。

三、教学内容

造血干细胞来源分类及其特性,以及不同类型造血干细胞治疗的相应的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输注血液成分的应用和输注血液原则。

第十四章    临床输血实验室质量控制

  教学目的

认识临床输血实验室质量控制,对输血相容性试验过程中输血申请和标本的接收和处理、血液成分的选择、血液相容性试验、血液的发出等进行室内或室间质量控制,以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教学要求

(一)掌握紧急用血、室内质量控制的概念及目的,室间质量评价。

(二)熟悉输血相容性试验过程控制。

(三)了解临床输血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和输血相容性试验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内容

(一)临床输血实验室的任务、功能、基本要求

(二)输血相容性试验基本原则、过程控制目的、血液选择紧急用血

(三)临床输血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目的

(四)输血相容性试验室间质量评价,发展、目的及作用

第十五章  输血管理(自学)

  教学组织与方法

  实施机构:由检验系临床基础检验和血液检验教研室执行。

  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等。

  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课堂教学形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

2.实验教学:实验分组(30/实验室),每个学生独立操作。

3.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网络查询等。

  考核办法:采用闭卷考试,教学测量:理论考试占70%,实验考试占20%,平时成绩占10%

  教学时数分配表

讲课内容

教学手段

学时

实验内容

学时

类型

  

多媒体

1

 

 

 

红细胞血型系统

多媒体

5

 

 

 

红细胞血型检测

多媒体

4

ABO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

4

验证型

白细胞抗原系统

多媒体

1

 

 

 

白细胞抗原检测

多媒体

1

 

 

 

血小板血型系统

多媒体

1

 

 

 

血小板血型检测技术

多媒体

1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

试验母体血清中IgG抗体效价测定

4

验证型

临床输血治疗技术

多媒体

2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

多媒体

2

 

 

 

临床输血

多媒体

4

 

 

 

自身输血

多媒体

1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多媒体

2

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试验

4

验证型

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传播疾病

多媒体

3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媒体

1

 

 

 

临床输血实验室质量控制

多媒体

1

 

 

 

 

 

30

 

12

 

 

 

 

 

 

 

关闭窗口
您是本站第 位贵客。

 版权所有:遵义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  黔ICP备06003261号-2
遵义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校区学府西路6号 电话:(0851)28642550  邮编:563006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地址: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149号 电话:(0851)28608182 邮编:563003